曾經我愛海如命,遠走天涯總想著去海邊看看,直到來到會安,我的心便陷落在古城的燈籠海裡,無可救藥地愛上這個古老的城市, 會安的夜像濃妝打扮的美人,濃豔照人, 會安的日如畫著裸妝的清新佳人,明媚動人,這是個適合久居常訪的好地方,慢遊才能領略不同時刻的各種風情!
細讀會安的舊時風華
早期文明的發展多與河流有關係,會安(Hoi An)最早的發展起於西元9世紀,當時強盛的占婆王國(Champa)在會安一帶建立都城,為地處秋盆河河口的會安奠定日後繁盛的基礎。
到了16世紀,會安已躍升為東南亞知名國際港埠,掌握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,商人在此交易絲絹、瓷器、茶葉、香料、紅銅、白銀等珍貴物資,不僅有中國、日本、東南亞各國商船聚集於此,就連西班牙、荷蘭、法國的商船也遠從歐洲來到他們稱為「Faifo」的會安,一時之間港口貿易興盛,會安因此而日漸繁盛。由於部分季節受季風影響,導致商船無法行駛,許多商人便在港口附近築房居住,因此逐漸融入各國多元的建築特色。
19世紀之後,因為秋盆河淤積問題日益惡化,不利於新式蒸汽船駛入,港口功能逐漸被附近的峴港(Da Nang)所取代,會安從此逐漸淡出國際商貿舞台,直到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評定會安具備15-19世紀東南亞貿易港口保存完好的條件,將其列為「世界文化遺產」,從此會安以觀光重鎮之姿再度被世人熟知,2019 年更被知名旅遊雜誌《Travel and Leisure》評選為全球 Top 15旅遊城市第一名,因此吸引全球旅人絡繹不絕來到會安感受最佳旅遊城市的獨特風情!
凍結在舊時光裡的會安古城,古典而優雅,法式老屋掛上擁有華人印記的燈籠,彷彿理所當然一般,竟意外地相配,百年之前,中、日、荷、印人為生計匯聚於此,後來又融入了法國的骨血,百年的相遇,使這座城成了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,現在的會安古城依舊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,一如百年前,人們來了、留下了、離開了,歷史的痕跡為這座城堆疊出燦爛的花樣年華,使會安注定成為不平凡的存在!
會安散步地圖
散策路線一.陳富街
以來遠橋為標的,往前的直道就是陳富街,在這條街上有著名的華商會館,還有仿似中國城的老宅建築,特別有古城氣息的一條街!一路走到福建會館之後,可以選擇繼續往前到潮州會館,或者轉個彎到會安市場看看當地市集。
散策路線二.古城區河畔
沿著秋盆河散步,一邊欣賞雅致的河景,另一邊還有連排的特色店家可逛,各種吃喝玩樂都可以在這裡獲得滿足!
散策路線三.會安夜市
一個城市的庶民美食靈魂經常隱藏在夜市裡,從古城區過了會安橋,另一側的河岸一樣相當有可看性,沿著河岸走到底,再由另一條街折返往夜市方向走,正是一條最適合填飽肚子的散步路線!
會安古城重要地標
來到會安古城必然會見到不容忽視的秋盆河,河兩岸過去是商業集散地,現在則是觀光重地,沿著河岸散步是拜訪會安必做之事!
秋盆河支流流至陳富街,支流兩岸橫跨著來遠橋,以橋為起點前行,彷彿走進歷史裡,綿延數世紀華人南漂的故事等著你來探尋!
秋盆河
秋盆河(Thu Bon river)發源於越南中部山區,來到會安已鄰近出海口,過去曾是富有國際聲名的重要商港,無數張著帆的巨型商船在此停泊,而今則是華麗轉身成了越南中部重要的觀光聖地。
傍晚遊客漸多,河景看似安靜,實則蓄勢待發,等到天一黑,船隻和遊人即將擠爆秋盆河與兩岸腹地。
遊客陸續湧入,秋盆河也逐漸熱鬧起來,點著彩色燈籠的小船開始忙碌起來,載著遊客的小船在河上來回穿梭,還未有生意上門的船夫積極地在河岸邊攬客。
隨著天色越來越暗,會安古城的熱鬧才正要開始,河岸上商家的燈火與停泊在河上亮著燈籠的小船相互輝映著,祈福水燈輕緩漂流在河面,鬧哄哄的街道與河道讓古城越夜越美麗!
會安橋(Hoi An Bridge)上點起了亮黃色的燈,燈光倒映在河裡,此時此景是會安一日之中最繁盛之際!
部分水燈被困在淺灘處,燈火燃盡了就成為觀光垃圾!
見識過了會安的綺麗夜晚,一大清早趁著遊客尚未湧入,騎著自行車漫遊古城,有別於萬頭鑽動、燈火闌珊的夜晚,白天的秋盆河就像是未上妝的清新少女,更加脫俗且耐看!
白日裡艷陽高照,搭船的遊客不多,小船大多安靜停靠在河邊。
能頂著烈日搭遊船的旅客實屬少數!
河畔偶遇挑扁擔賣水果的老婆婆,她主動停下讓我拍照,還給了個滿分微笑,真是太可愛了!
白天的古城可以騎乘機車和自行車,夜裡擠滿遊客的會安橋,白天則是本地人的重要通道,橋上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機車,正要展開忙碌的一天!
來遠橋
來遠橋(Japanese Bridge)(越南語:Lai Viễn Kiều)又稱「日本橋」(越南語:Cầu Nhật Bản)、「廊橋」(越南語:Chùa Cầu),是會安古城內的重要地標,自會安開埠之後,日本人和中國人各自在秋盆河兩岸安身立命,後來為了便於串聯兩個區塊,由日本人團體發起興建來遠橋,橋長18米,有橋頂可以遮風擋雨,於1593年興建、1595年完工,此後中、日雙方貿易頻仍、交流頻繁,這座橋便有了和平與友誼的象徵。
到了17世紀末日本鎖國,居住在會安的日本人逐漸式微,卻有越來越多華人飄洋過海來經商,此時在會安的華人人口已遠高於日本人,後來橋結構幾經損壞,便由華人和越南人接手修繕,橋的樣貌大致上仍保持與初建成的型式差不多。
傍晚的來遠橋周圍已開始聚集人潮,趁著天未暗,以橋為背景拍照,可以拍出最經典的會安印象!
待天色一暗,來遠橋點起燈火,依然是古城內最引人注目的建築之一。
清早騎著自行車悠遊古城,必不可錯過到來遠橋仔細觀賞這充滿古味的悠遠之橋!
大清早沒有檢票人駐守,可以自在進入橋內參觀,沒有擁擠人潮,想待多久都不妨礙,細看整座橋的結構與木頭雕飾,想來在當年必定花了不少功夫興建!
會安時常有水患,來遠橋內有一座供奉著「水神」玄天上帝的小廟,信眾經常來此祈求玄天上帝幫忙鎮水、消災解厄。
來遠橋建於猴年、完工於狗年,因此橋的兩端分別設有猴、狗雕像供祭拜。
會安古城絢麗夜晚
會安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記憶點,就是古城裡四處掛滿了各色的燈籠,天一暗便點起燈籠化身一座亮晃晃的城,絢麗得讓人捨不得移開眼,漫步其間浪漫無比,手裡的相機自然也是無法自抑地狂按快門,直到相簿裡被滿滿的燈籠照填滿才善罷甘休!
會安的燈籠大多以綢緞和竹枝製成,花色美、質感優,如果喜歡可以買回家當燈飾,空間美感立即提升,不過越南和台灣使用的電壓不同,購買前記得先詢問,以免千里迢迢扛回家卻無法使用!
會安古城幽靜日時
會安的夜晚總是吸引無數旅人趨之若鶩,但其實白天還有另一種不同風情的美,來到會安可別匆匆離開,留下來住一兩晚,仔細品味古城從早到晚的風情萬種,這可是入住會安才有的專屬福利,大清早可別貪懶,出門走走見識一下古城的另一面吧!
美好的早晨就從一頓美味的早餐開始!本地人的早餐大多在街邊小攤,在河景第一排吃早餐,完全是一級享受!
少了遊客的會安,看起來單純而寧靜,最適合騎自行車沿著寬廣的秋盆河繞行遊賞古城!
每一個轉角都有可能遇見驚豔的景致,即使一面長滿清台的牆面都充滿歲月的美感!
老屋與燈籠就是絕配!
刷上繽紛色系油漆的牆面,配上奔放的樹花,法式美感盡現,配上中式屋簷與綢緞燈籠,則更加優雅!
早上有開店做生意的店家寥寥可數,沒有觀光客的打擾,店家也不緊迫盯人,逛起街來特別舒適!
意外發現一家販售藝品、紀念品的小店舖,牆上與地上的花磚非常搶眼,竟然我在這條街上走過數次都沒發現這麼有風味的小店,果然沒有遊客才是逛街的好時機!
會安古城會館聚落
在會安還是國際商貿港口時,古城裡有一條沿河直街,就是現在的陳富街(Tran Phu Street),街上聚集眾多華人開的商行店舖,房屋型式明顯偏向中式建築,來自中國各省的商人在這一帶成立同鄉會館,會館除了是華商集會、議事之處,同時也是宗教信仰中心,他們將故鄉信奉的神祗請到會安的會館內供奉,如:媽祖、關公等,時至今日走在陳富街頭,輕易可見到中文,有種到了中國的錯覺!
會安是越南境內最早有華商進駐的城市,就連「會安」之名也與漢語有關,最早來到會安的江浙商人成立了「江浙會館」,隨後福建商人來了,在會安建造一座「茅廟」,60年後重新翻修擴建成「金山寺」,是「福建會館」的前身,接著廣東商人建立「廣肇會館」,潮州商人建立「潮州會館」,海南商人建立「瓊府會館」,隨著華商在會安的勢力日漸龐大,1741年在「江浙會館」所在地成立「洋商會館」作為會安華商總館,這就是「中華會館」的前身。
廣肇會館
廣肇會館(Quang Trieu Assembly Hall)內供奉媽祖和關羽,入口處有一道巨大的牌坊,華人色彩相當濃厚!
中華會館
中華會館(Trung Hoa Assembly Hall)原名「洋商會館」,更早之前是「江浙會館」所在地,由會安當地華商會共同建造管理,是會安華商的共同會館,裡面供奉媽祖、觀世音菩薩和財帛星君。
福建會館
建於1757年的福建會館(Phuoc Kien Assembly Hall),是會安現存佔地最大的會館,門庭有傳統閩式園林建築,往內走則是供奉媽祖的寺廟。
除了上述正式的會館之外,整個會安古城裡充斥著復古老宅所改造的商鋪、餐廳、咖啡館,將中、日、越、法不同的建築風格發揮完美融合,再以鮮花、植栽和燈籠為裝飾,這就是會安最吸引人的街景!
會安夜市美食薈萃
每次到國外旅行,最興奮的事情就是可以嚐嚐在地風味的美食,身為資深夜市控,自然不會錯過鄰近秋盆河的會安夜市(Hoi An Night Market)!
每次到會安夜市第一個想吃的就是越式煎餅,酥脆的糯米餅皮,包裹著蝦米、豬肉碎、蛋酥、蔥,再淋上醬汁和美乃滋,整體搭配起來的口感又酥又香,之前在會安夜市隨便挑了三家吃,口味都差不多,理論上不存在地雷!
來到越南必吃的還有生春捲和炸春捲,兩者口感截然不同,一個清爽、一個酥脆,各有擁護者!
夜市常見的海鮮煎餅,將蝦或蟹連同粉漿一起煎成,坦白說味道不如上面用料較單純的煎餅,雖然看似用料高級,但吃進嘴裡還保有硬度的蝦殼、蟹殼反而成了破壞口感的最大敗筆!
烤肉攤上賣的烤章魚,鹹香且帶有嚼勁,吃完回味無窮啊!
會安也很流行吃豆花,不過這裡的豆花淋的是薑汁,配料豐富好吃,但就是稍嫌不夠冰涼,沒辦法解暑!
在會安夜市這一側的河岸邊,有整排的小吃攤,販售的是傳統會安美食,價格平實還可佔據河岸第一排用餐,是來到會安一定要嚐試的美食體驗!
如果想在餐廳用餐,選擇更是多不可數,接著夜市的一端就有不少店家可以選擇,會安的食物挺符合華人口味,隨便挑一家客人多的店家走進去,八成不會踩雷!
點了一道鮮蝦炒麵和青木瓜沙拉,口味都還不差,餐後來一杯越式咖啡,一切就更完美了!
如果要找酒吧或咖啡店,就往古城這一端探索,每晚這些店家都是人滿為患,尤其人氣店家更是一位難求,沒早點到就只能和我一樣站在店門口羨慕得看著坐在店裡的人囉!
每次逛完古城準備回飯店休息前,都會特地到「Ivy Fruits」點杯飲料,坐在街邊體驗「我看人、人看我」的樂趣,這家飲料攤無論果汁或咖啡都十分美味,推推!
攤前經常排滿客人,足以證明真的很好喝!
牆上的壁畫很搶眼,畫裡展現充分的會安風情,如果有這幅畫翻製的明信片或其他紀念品,應該會馬上激起我的收藏癖!
獲得2020新年限量杯!
會安古城重點觀光資訊
交通
會安距離峴港國際機場車程約 30 分鐘,從峴港市區可搭乘標示「Hoi An」的黃色巴士前往會安,二十鐘一班,單趟車程大概 80 分鐘,車資約莫$30-5NTD,或者選擇更方便的包車,價格大約$250,000 VND左右。
門票
$120,000 VND/成人 (約 $150 NTD)
古城區幾個特定路口有售票亭,有效期間為24小時,可任選參觀五棟經典建築,如:來遠橋、中華會館、廣肇會館、福建會館…等等;如不打算入內參觀特定建築,基本上不需要購買門票,若遇攔路要求買票,可繞路從另一側河岸進入古城。